close
近年來,面對"三期疊加"效應日益凸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嚴峻考驗,廣西壯族自治區民營實體企業在國傢和自治區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的支持幫助下,主動圍繞國傢發展大局,著力抓好發展動力轉換,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湧現出瞭一批以創新驅動為著力點、以轉型升級為突破口,成功突破發展瓶頸、逆勢而上的典型企業。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自治區工商聯調研後呈報的《廣西民營實體企業自主創新升級轉型典型案例報告》中作出批示:"對這些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實現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應予宣傳和鼓勵﹔對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自治區有關部門要主動幫助解決,支持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日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在廣西范圍內走訪多傢相關企業時瞭解到,積極踐行中央五大發展理念,實施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戰略,堅定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打造品牌走出國門,成為這些民營實體企業成功突圍的共同法寶。
科技創新為提質增效之本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前,新一輪的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正在到來,記者註意到,下大力氣進行科研和人才培養,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讓產品去說話,是所有受訪企業均採取的固本之舉。
記者在成立於2003年的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看到"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已成為立命標語。該公司與國傢鋼鐵研究總院及北科大等高等院校實現戰略合作,成立瞭國傢重點實驗室、"紅土鎳礦綜合利用及深加工研究中心"和"新材料研發中心",利用自有的多項發明專利努力推進紅土鎳礦合金技術的開發和冶煉,專項研發HRB400及以上系列的新型含鎳鉻特種鋼材,既提升瞭鋼材原有的質量性能,又新增瞭耐腐蝕、高延展特性,降本增效十分明顯,在轉型發展的新一輪競爭中佔得先機。
"我們公司每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4%-4.5%,目前擁有員工750人,其中技術人員佔比30%以上,擁有博士36人、碩士82人、中高級職稱110人,"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海農對記者介紹,該公司通過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特聘專傢等平臺,引進以院士為代表的高尖端技術專傢,有效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技術產品產出率,目前產品向海外輸出的訂單額已從2011年不到50萬美元發展到瞭2015年超過3000萬美元。
廚房油煙處理
廣西欽州力順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志滿對記者說,通過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天津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引進先進的SAP項目,在科技引領下,補齊農機制造短板,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的發展能力劇增。公司2016年1-9月份銷售收入4.52億元,同比增加51.2%,超過瞭2015年全年總額﹔出口創匯4099.5萬美元,同比增加217%。
油煙異味處理
除油煙機 管理創新成優化運轉引擎
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除瞭在技術方面佔有競爭力,企業管理也不容忽視。記者採訪中發現,將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考慮,也是這些廣西民企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廣西裕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對記者坦言,圍繞"穩"字苦練內功,推動企業管理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是裕華集團在新常態下創新求變的基本思路。通過重置管理框架、並購管理院、實行電子化印章等一系列變革,達到加強內控實現管理優化。通過升級資質、成立省級科技中心、引入遠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強軟硬件投入,目前企業已經初步凸顯瞭轉型成效,2016年該公司完成年產值85億元,完成稅額1.8億元,僅2017年開局至今,公司就中瞭8個億的標。
除油煙機推薦
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通過積極開展管理及商業模式創新,導入卓越績效創新管理模式,構建企業大質量觀,從領導、戰略、顧客、市場、測量分析改進、人力資源、過程管理、經營結果等方面完善企業管理工作,獲得南寧市第二屆市長質量獎的認定,同時,順應國傢公私合營的趨勢,積極拓展PPP、第三方治理等創新業務模式,成為廣西首個承接PPP項目的環保企業,目前已在江蘇、湖南、湖北、雲南等地承接多個PPP項目。
廣西勁達興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員工中開展創新成果評選活動,2011年以來,公司共評選技術創新獎、新產品開發獎、管理創新獎、優秀銷售獎150餘項,累計發放獎金2300萬元,有效激發瞭公司員工的創新積極性,公司創新活動的參與人數達500餘人,佔公司總人數的50%以上。
全球視野爭創國際名牌
"放眼全球,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背景下從世界范圍內尋找市場和發展機會,並勇於在競爭中培育國際名牌",對於這一國傢號召,廣西民營實體企業在響應實踐中嘗到瞭全球一體化的甜頭。
作為自治區、柳州市重點建設的戰略性新興材料產業企業,廣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創立之初就確定瞭打造"世界級珠光顏料"的發展戰略。據董事長蘇爾田介紹,在產學研結合的基礎上劍指海外,近兩年來已經在30多個國傢建立瞭經銷商網絡,現在已經在法國建立瞭海外的研發中心和全資子公司,2017年還將在海外建立3傢子公司,並加快在主要應用國傢發展代理商,積極推動與日本關西、PPG、歐萊雅等國際行業龍頭大客戶的合作。
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借助國傢對北部灣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與北部灣港務集團合作在馬來西亞關丹產業園創建年產350萬噸的鋼鐵項目,配套型鋼生產線填補瞭馬來西亞國內無H型鋼生產線的空白,該項目得到瞭馬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
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過去幾年已經向國外成功輸出瞭技術與產品,未來還計劃通過輸出資本、輸出管理、輸出品牌來打造國際影響力。據介紹,其產品已遠銷東歐及南美多國,並在印尼、越南、緬甸等東盟國傢擁有良好市場,核心技術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海外推廣,實現該類技術裝備海外輸出零突破,印尼APP金光集團連續4年訂購該公司4套產品,產品價值2.25億元,曾有報道稱代表瞭"中國智造"的高水平。
百年之計首推綠色循環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如何為後世子孫留下一方幹淨之地,是每一個良心企業傢應該思考的問題",廣西河池市南方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南方認真地對記者說,此話道出瞭廣西大多民企遵循國傢號召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共同心聲。
餐廳油煙處理
周南方告訴記者,南方公司將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和最大效益,這幾年僅在環保的投入就超過瞭2億元,廠區的綠化投資也超過1億元。這傢廣西最大的鉛鋅銻綜合冶煉企業,被列為全國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其廠區滿眼湖光山色,花紅柳綠、鶯歌蝶舞、一片詩意,記者曾一度懷疑走錯瞭地方。在這裡,記者看到冶煉產生的廢氣,經過處理直接變成工業硫酸,實現二次利用﹔車間產生的蒸汽餘熱,直接用來發電,每小時可發電6950千瓦時﹔人工湖裡清澈的湖水是處理後的工業廢水,魚兒在其中悠然遊動。
在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記者發現該公司通過拓寬產業鏈,建成瞭廢水循環利用、廢渣綜合利用、煤氣發電、餘壓餘熱發電、蒸汽發電、幹熄焦發電等循環經濟開發,通過能源回收利用節能補效,在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處理方面取得瞭顯著成效。近兩年來該公司新增加環保投資3億多元,對全部的除塵設施進行瞭改造,廠區綠化覆蓋率達30%,公司綠化覆蓋率達30%,是地市級"五美企業"、"園林式單位"。
採訪的最後,周南方對記者說:"除瞭靠自主創新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贏得出路外,相信黨中央相信政府領導能力也是我們企業健康成長的定心丸。自治區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及時為我們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難題,以及工商聯的積極作為,是我們實現創新轉型的重要推力",周南方的話道出瞭企業傢們最普遍的心聲。
828F63C7818014F1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